发布时间:2025/08/08 22:17:04
点击:
清晨,我们实践队伍走进国网临沂供电公司营业厅,聚焦其民生服务与营销工作的核心实践。短短数小时的浸润,令“供电为民”的理念,从抽象概念化为具象感知。
营业厅内,老年客户构成主体。工作人员展现的职业素养近乎刻板:制服笔挺如仪,言谈温和有度,面对长者反复的疑问,耐心如同恒定的暖阳。令人深思的是其严苛的情绪管理规范——作为服务核心准则之一。工作人员坦言,应对政策不解甚至无端抱怨的用户是常态,须时刻剥离个人情绪,以专业与克制应对。这份情绪的“绝缘”状态,折射出服务光环背后非凡的心理抗压能力,其难度超乎想象。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业、科研探索、未来职场竞争,压力情境同样环伺。作为未来建设者,我们亦需在纷繁挑战中锤炼“情绪绝缘层”与“行动稳定性”。这份抗压耐力,是学术深潜与职业发展的必备筋骨。
后续介绍的“三步指令原则”则将服务纯粹性推向极致。工作人员严禁向客户推荐任何关联单位,即使面对主动询问,亦仅能引导至国家指定备案平台。这套“绝对中立”的规则,构筑起杜绝利益输送的铁壁,确保用户选择权的独立与透明——公众利益在制度性自律中得以夯实。
对阶梯电价政策的解构,彰显精准调控的智慧:首档2520度以内电价,是对基础民生诉求的坚实托底;中档2520-4800度电价,承担适度调节功能;高档4800度以上,则引导理性消费。三档设计犹如精巧秤杆,平衡着资源效能与民生福祉。精准划分的营业厅A/B/C三级服务网络,形成服务毛细血管,令“便捷”触达末端。更值得关注的是国网264号文政策对小微型企业的普惠——160千瓦以下免除变压器投资,此举不啻降本减负,其最终效益将反哺社区民生。
步出营业厅,午后的阳光灼目,心中却异常澄澈。这片服务窗口映照出的,不仅是电力行业的专业骨架,更是无数平凡个体以极致的细致与隐忍,默默拱卫社会运行的细微末节——那盏准时点亮的街灯,那扇为深夜游子打开的店门。这份坚守的“不易”,其价值沉甸甸地锚定于公共服务责任的坐标之上。
【作者:2024级本科生 李俊泽 来自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责编:张穆楠 朱若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