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2 20:52:33
点击:
一天,两个社区,两场口腔健康知识科普,今天注定是忙碌而充实的。
一大早,我们就和两位研究生学长学姐赶到了生产路社区。刚进会场,就看到有几位居民已经早早在等我们了。大家立刻分头行动,忙而不乱地布置义诊区、调试投影设备、清点互动奖品……随着听众们陆陆续续进场,9点半整,队长作为主持人准时向大家问好,上午的活动开始了!
考虑到到场的居民多是中老年人,我们灵活调整了内容,重点聚焦在成人常见口腔问题上。讲解时,我注意到一位老阿姨听得特别认真,频频点头,还不时和邻座低声交流。看到她这样投入,我心里暖暖的——这说明我们讲的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高深理论,而是真正贴近他们生活的健康知识。
互动环节,起初居民们有点拘谨,队员们就用接地气的方言活跃气氛,鼓励大家上台尝试,用模型练习“水平颤动拂刷法”。
“小讲座”结束的热闹气氛还未散去,义诊就紧跟着拉开了序幕。两位研究生学姐身着山大口腔医学院的白大褂,坐在义诊桌前,耐心地倾听居民们关于自己口腔健康的担忧和疑问,用耐心的语气一一解答,这份专业和亲和让人安心。
下午转战文化西路社区,听众换成了学龄前的小朋友,气氛一下子更加活跃起来。活动开始前半小时,一个小姑娘就到了,她悄悄告诉我:“姐姐,我后面新长了一颗牙,妈妈说它是智齿。”我笑着鼓励她:“那待会儿听听看,答案对不对?”
“小讲座”特别加入了“互动卡片”环节,用可爱的儿童牙刷和熊猫挂件吸引小朋友回答问题。讲座一结束,最开始的小姑娘就坐到了义诊的学长面前。检查后,学长肯定地告诉她:“这颗不是智齿哦,你保护得很好!”看着小姑娘释然又开心的样子,我特别感慨——能帮大家解开误区,消除对看牙的恐惧,从根源上预防口腔问题,这就是我们做科普的最大意义。
合影定格的真诚笑容,为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热情的大朋友小朋友们的热情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都是激励我们未来继续播撒口腔健康火种的不竭动力。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美凤 来自单位:口腔医学院 责编:刘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