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6 20:11:06
点击:
初到温哥华,下飞机时扑面而来的海风带着凉意和木香,让我意识到,这段旅程将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校园比我想象得还要辽阔,红砖与石墙交织的建筑在阳光下庄重而宁静,远处雪山若隐若现,像是为校园加上了一道天然的背景幕布。
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我由衷地感谢山东大学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能在世界一流的学术环境中学习,也让我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开阔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在开始的两个星期中,我们进行的是《临床研究介绍》课程。主讲教授是一位儿科急诊医生,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节奏感。他与众多老师一同为我们详细讲解知识并为我们的小组展示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小组展示准备时,我们之间用英文讨论着项目计划书的细节,有时会为一个调查方法的选择而反复推敲;而小组讨论也让我学到如何在学术写作中兼顾严谨与流畅。
《医院环境下的临床医学》则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体验。我们进入英属哥伦比亚儿童医院中学习,参观了医院内病房、急诊室、药房等真实环境;墙上的心电监护仪、氧气输出口、各种急救仪器一应俱全。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伤员应急演练。模拟警报响起,整个病房顿时变得嘈杂——有人呼喊生命体征,有人模拟联系其他科室,还有人报告药品使用情况。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负责心率呼吸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我们几乎是用喊的来协调节奏;那一刻,即便只是演练,身体的肾上腺素也飙升到最高。
空余时间里,我们会在UBC的图书馆小坐,偶尔换到校园外的小咖啡馆继续讨论作业。周末,我们前往惠斯勒山与渔人码头,穿小镇而行,沿码头漫步,看街头艺人在夕阳中演奏爵士乐。海风吹得人微微眯眼,但笑声和音乐混合在一起,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课程已然结束,我不仅掌握了科研写作的结构与技巧,也在急救模拟中锻炼了临场反应与团队协作。这段UBC的学习生活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照见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也许多年后,当我再次翻起这段日记,仍会记起温哥华清冽的海风、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声,以及那种被新知点燃的心跳感。它提醒我,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去感受成长的温度。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徐永杭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赵方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