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国赛参加者 李雅慧

发布时间:2025/08/21 11:25:33   点击:  

8月20日 星期三 晴

清晨七点,武汉的街道尚未完全苏醒,阳光从云层缝隙中洒下,在东九楼的玻璃幕墙上投出一片温柔的光斑。我们背着电脑和答辩材料,踏入这座陌生的教学楼——今天,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国赛决赛答辩的日子。

没有实物调试,没有设备联调,只有一段提前录制的视频和一场面对评委的讲述。我们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几个月的心血浓缩成一场清晰、有力的展示。视频中,是我们构建的系统架构、内存管理策略、并发控制机制;而现场,是我们要面对十位评委的目光与提问。

答辩开始前,我反复在脑海中演练讲述的节奏与逻辑。可当真正站上讲台,面对评委的提问,我的思绪却突然断了线。一个问题抛来,我的大脑仿佛被按下暂停键,熟悉的术语变得陌生,原本清晰的逻辑变得模糊。我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完整的答案。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慌乱。台下的评委在等待,台上的我在挣扎。就在我几乎要陷入沉默时,我的队友轻轻接过话题,补充了我遗漏的关键点。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根线,把我从混乱中拉了回来。

我看着他,忽然想起那些深夜我们一起调试代码的场景:他在一旁检查内存池的分配逻辑,我在调试trait-based的包解析模块;我们曾因一个double free的边界情况争论到凌晨,也曾因一次batch处理优化而击掌庆祝。那些日子,不只是技术的磨砺,更是信任的积累。

在队友的帮助下,我重新找回了节奏,继续讲述我们的设计思路与测试策略。我们配合默契,轮流回答评委的问题,从系统稳定性到资源调度策略,从安全机制到性能优化,每一个回答都像是在为我们的项目写下注脚。

答辩结束的那一刻,我们向评委鞠躬致谢,走出东九楼的会议室。阳光正好,照在我们身上,也照在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上。从初赛到国赛,从架构设计到视频录制,从一次次调试失败到最终的成果呈现,我们经历了太多挑战与磨砺。

今天的紧张与失误让我明白,技术之外,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同样重要。而队友的及时补位,不仅挽救了答辩,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并肩作战”。我们交上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最好的答卷。

这一程,我们不只是展示了一个系统,更展示了彼此的成长与坚持。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知道,我们已经比昨天的自己更强大了一些。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李雅慧 来自单位:信息学院 责编:赵方方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