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5 19:30:11
点击:
清晨,微风携着夏末的余温穿巷而过,却在济南历城的百花社区活动室门前顿了脚步——那里飘出的陈年艾草香,见证着我们山东大学青鸟衔枝实践团开展的“循经拍打,艾护健康”的养生课堂。此时活动室早已坐满银发长者,他们或轻摇蒲扇,或低语浅笑,目光却齐齐落在台前的艾绒与棉布上。
“枸杞配菊花,是清肝明目的清甜;陈皮搭山楂,是健脾消食的温润——咱中药的配伍之道,可不就像煲汤时添盐加醋的讲究嘛”宣讲员于潇蓥的话语从老人们最熟悉的日常说起,瞬间消弭了典籍与生活的距离。提及《黄帝内经》,他将其中养生智慧比作“文火老汤”,熬煮着顺应时节的生活哲学;讲到《本草纲目》里艾草的功效,她又结合身体感受,细说这草本的通络功效。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皱纹里都漾着认同:“可不是嘛!老辈传下的法子,最是管用!”

随后,宣讲员又细细拆解养生锤的妙用,老人们或颔首记取,或轻声交流,将这些养生妙招悄悄藏进心里。分发材料后,宣讲员准备带领大家制作艾草锤,活动室骤然热闹起来:王阿姨手最是灵巧,指尖翻飞间,便将艾草团紧实裹进棉布,针脚细密如绣,又转身帮邻座张奶奶理平布褶,指尖捏着线头叮嘱:“线得缠紧些,往后捶打才耐用哩!”活动室里的低语笑谈从未停歇:“这儿多留个小挂环,挂在门后方便!”十指翻飞间,棉布裹着艾绒渐渐成型,邻里间的情谊也在这一针一线里,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

艾草锤初成时,老人们捧着自己亲手做的艾草锤,或轻捶肩颈,或互拍腰背。“哎哟,这一捶,肩膀立马松快了!”李大爷笑着感叹,眉间的紧绷渐渐舒展;张奶奶轻嗅锤上药香,眼角都漾着笑意。这小小的艾草锤,分量虽轻,却载着两重暖意:它是从千年典籍里走来的非遗瑰宝,藏着古人“以艾养生”的生活智慧;是邻里间“你帮我理线,我教你拍穴”的温情纽带,拉近了门与门的距离。

日头渐高,活动近了尾声,可温情却未随散场淡去,艾草的清苦药香或许会渐渐飘散,但活动室里十指共织的温情,早已像丝线般系紧了百家心。
在八月的晨光里,这艾香与温情交融,酿成了最醇厚的邻里滋味,也让青鸟衔枝实践宣讲团的初心愈发清晰——以管理学的“精准服务”思维,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播的巧思。当社区老人的笑靥与艾香交织,我看见:最动人的文脉传承,正在这样的奔赴中生生不息。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范书聿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张穆楠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