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7 19:49:34
点击:
当圣彼得堡涅瓦河的夜风、新加坡牛车水的茶香、牛津校园的梧桐影与德州奥斯汀的热浪交织,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四海V盟”团队的“四国四地”夏日旅程,已成为刻着专业突破与文化共鸣的成长印记。这个夏天,我们兵分四路探索不同课堂与国家,以山大青年初心为锚,在跨文化实践中解锁成长新可能,丈量“全球视野”的真谛。

课堂是探索起点,更是打破思维定式的战场。新加坡国立大学AI理论课上,密集术语曾让我们依赖翻译软件,教授用中文俗语拆解后豁然开朗;小组讨论中,新马同学流利的中文与对中国的深入了解超出预期,围绕AI与大数据对会计的影响,我们碰撞多元视角,读懂会计专业全球化未来。牛津夏校企业管理讲座上,教授以本土化战略失败案例为引,反复追问“数据支撑在哪”“换个市场是否成立”,后续工作坊的方案推翻、案例课的观点辩论,让我们醒悟管理学习需靠批判性思维构建认知体系。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三门课程尽显“打破边界”理念:Academic Writing课融合会计知识与日常阅读分析中美会计标准差异;Principles of Finance课用真实案例带我们在财报数据中领悟解题路径;Python Programming课鼓励“野路子”创新,让我们明白“过程创新”比“结果正确”更有价值。俄罗斯中外公司财务课上,山大管院扎实理论与国外课堂地域文化投资案例辩论相遇,同学提出“东欧市场需考量政策波动风险”,让我们懂了“管理”无标准答案,需扎根文化土壤。这些课堂差异,正推着我们突破专业认知边界。
课堂之外,文化体验是珍贵馈赠。中新青年论坛上,中新建交35周年横幅下,任友群书记的叮嘱与两国青年的呐喊,让我们立志做文化纽带;温莎城堡工作人员的温暖分享,卸去我们的拘谨;赴美时用西语比划点单懂了沟通本质,对比中外市集刷新对“教育本质”的认知;在俄罗斯,冬宫图腾与老船厂遗迹共生、凌晨涅瓦河开桥的松弛场景,让我们读懂生活的多样可能。这些体验以文化为桥,拓宽了视野格局。

如今旅程落幕,成长不停步。这段访学经历铸就我们前行的底气,未来,我们会带着夏日收获,守山大“扎实”底色,怀跨越山海的“开放”胸怀,在更广阔舞台传递山大声音,书写中国青年的成长答卷。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周奕含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张穆楠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