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参观者 张恒瑞

发布时间:2025/08/26 21:09:44   点击:  

8月26日 星期二 阴

晨光漫过鲁南大地的天际,我踏着初秋的微风走向国防科技教育基地。今年恰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这片承载着英雄记忆的土地,正等候与每一颗敬慕之心的相遇。当“国防科技教育基地”的标牌映入眼帘时,崇敬与期待交织在心底,我知道,这趟旅程会让我真切触碰那段烽火岁月,深刻读懂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担当。

走进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纪念馆的外观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入纪念馆,序厅里大型高浮群雕展现了抗日军民奋力向前的革命精神,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党建厅,复原的“国民书店”旧址,让我了解到滕县党组织初建时的艰难困苦;抗战厅也让我印象深刻:300余幅照片、近百件文物和实物,以及“滕县保卫战”的LED多媒体大场景,生动地再现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伟大壮举。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仿佛看到了国民革命军一二二师将士们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场景,王铭章师长的铜像和英烈墙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走出纪念馆,我沿着台阶登上了仁山之巅,来到了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268名烈士,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高高耸立,碑名由杨斯德将军题写,它寓意着滕、沛、峄三县抗日武装起义于1938年,也铭记着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在烈士纪念碑亭前,我驻足凝视,心中默默缅怀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先烈们。站在烈士陵园的高台之上极目远眺,初秋的风拂过仁山的松柏,沙沙声像是先烈们跨越时空的低语。八十载岁月流转,当年鲁南儿女浴血守护的土地,如今已是一派繁荣景象,而这份和平,正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

随后,我踏入了宏伟的大型兵器陈列广场。在这里,一列列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武器装备巍然矗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我看到“轰-5”型飞机,这曾翱翔天空的钢铁巨鸟如今静静停着,似在回忆战斗岁月。“东风-1”型地对地导弹也静静伫立,这曾让敌人胆寒的武器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曾经的国之重器,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见证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我国军事工业的雄厚实力。每一件武器装备都承载着无数军人的汗水和泪水,见证了我国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真切感受到了那些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全而奋斗的英雄们的精神。

参观完滕州国防科技教育基地,晚风掠过兵器广场的钢铁机身,我的心仍被厚重的记忆牵动。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馆里的战地照片、烈士陵园的松柏、陈列广场的“国之重器”,都在诉说着先烈的热血与坚守。作为机械学子,我要以精密图纸与创新技术续写强国篇章;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承先辈精神,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护山河无恙、让历史不再重演。


【作者:2024级本科生 张恒瑞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