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19:26:32
点击:
骄阳似火,济南的夏天仿佛被热浪凝固。校园里人影稀疏,蝉声却一阵高过一阵,我选择在这个假期留校,全程参加第18届“高教杯”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冲刺集训。
刚开始的训练并不轻松,有时候,一个零件的三维构造要反复推倒好多次;有时候,一组装配关系要琢磨到深夜。在训练的期间,老师详细记录了我们每一天作业和每一次模拟赛的成绩,和我们共同探讨问题所在,不断促进我们进步。与此同时,和团队伙伴的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学习到了许多快速绘图的技巧,软件操作也变得更加熟练。

终于到了比赛前夕,我们踏上了去往太原的列车。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开阔宁静,绿树成荫。比赛前一天,我们特意在校园里走了一圈,感受不同于山东的干燥清风,也缓解了积压已久的紧张情绪。大家互相检查设备和模板,提醒注意事项,半个月的集训已然让我们成为了一个默契的团队。
比赛当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又一次在脑中默默复习了常用的快捷命令和结构分析方法。走进赛场,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紧张。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迅速打开绘图界面,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现场人数太多,网络很不稳定,界面频繁卡顿。尤其是在完成构型题时,每一步操作都要等待响应,时间被拉扯得异常缓慢。我深呼吸来使自己冷静下来,抓紧时间争取画好每一根线条。
半小时后,建模环节正式开始。题目是机械抽水泵机组,我按照先易后难的策略,从十字节、防护套做起,逐步挑战内衬、叶轮等复杂零件。做到回转密封架时,复杂的尺寸让我停顿了很久。放大、隐藏、剖切,一个尺寸一个尺寸地落实。汗从额角滑落,但我的心却越来越静。终于在最后一刻,我完成了绝大部分建模和出图任务,提交完成的那一瞬间,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力气,但心底却格外明亮。当得知自己拿到了个人二等奖,山东大学也荣获团队二等奖时,所有的坚持在那一刻都有了回报。
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们,他们陪我们熬过训练阶段,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倘若没有他们,我们就不会有如今的这份荣誉。

比赛已然结束,我学会了在压力中冷静、在协作中共赢,也更清楚了未来的方向。“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这不仅是一句校训,更是学校寄予我们每一名山大人的殷切期望。下一次,我会带着更好的自己,努力为山大取得更高的荣誉!
【作者:2024级本科生 王中钰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张穆楠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