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共筑精神长城实践队队员 何伊桐

发布时间:2025/08/26 20:02:06   点击:  

8月26日 星期二 阴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今天我们山东大学民族心·共筑精神长城实践队的成员们正式开始了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社会实践。

我们的首站是西沱古镇——一座被称为“长江明珠”的千年古镇。

历经两个小时的大巴,我们终于从县城来到西沱古镇。刚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整座古镇像一条青龙,沿着山势盘旋而上,青石台阶在晨曦的照耀下泛着温润的光。我正发呆之时,身后便传来“妹儿要进来喝个茶不”的招呼声,转头看见一位身着土家族服饰的阿姨在吊脚楼下笑着,热情地招呼我们。委婉谢绝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途。

我们小组三人沿着青石铺就的云梯街向上攀登。峰回路转,重岩叠嶂,秀丽的风景就在我们的身旁。忽逢一拐角处,我们遇到了正在打扫院落的民宿老板谭先生。得知我们来意后,他放下扫帚,热情地为我们指路。“你们看这些石阶上的凹痕,”他指着脚下光滑的青石板,“这都是当年背盐工们用脚板磨出来的。我祖父就是其中一员,每天要背着两百斤盐包上下往返几十趟。”

爬到半山腰的回廊时,我停下来歇脚。凭栏远望,整座古镇尽收眼底。黑瓦屋顶连绵起伏,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山风拂过,树叶萧萧声下,已是中午,空气里似乎还夹杂着谁家厨房飘来的腊肉香味。不远处有位老伯正在修补屋檐,榔头敲打木头的声响在山谷里回荡,竟与远处的山歌对唱形成了奇妙的和声。

下午我们拜访了土家织锦工作者向秀英阿姨。在她的工作室里,六十多岁的向阿姨手指翻飞,彩色的丝线在织机上渐渐变成精美的图案。“这是西兰卡普最传统的纹样,”她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一个图案都在讲述我们土家人的历史。比如这个勾纹,代表的是土家族祖先迁徙的路线。”我心中好奇,情不自禁想上手尝试,却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并非易事,更是要如此匠人般十年磨一剑的坚韧。

挥别了西沱古镇,我们搭乘大巴来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另一闻名遐迩的古镇——万寿古镇,便是要一睹土司纪念馆里秦良玉将军的风貌,回味那段恢弘正气的历史。

踏入土司纪念馆,青铜战马与刀剑陈列将时光拉回烽火岁月,八百年土司传奇与千年民俗在此交织成鲜活的文化长卷。馆内静静地伫立着女将军秦良玉的塑像群,她是大明第一女战神,穆桂英的原型,中华上下五千年唯一一个凭军功封侯的女将军,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作为王朝名将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塑像中她银甲红缨,率白杆兵驰骋疆场的英姿,无声诉说着这位巾帼英雄“执金戈、守巴渝”的传奇。

等我们三人披星戴月回到住处时,已是深夜了。回味这一天的经历,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精美的文物建筑,而是每一位普通土家人对自己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着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而各民族美美与共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铸造民族之魂。

土家人的故事,都藏在吊脚楼的炊烟里,在千层石阶中蔓延的青苔上,在老人针针线线的指缝间,在伫立着那里千年岿然不动的守护者身边。


【作者:2022级本科生 何伊桐 来自单位:外国语学院 责编:张穆楠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