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为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参与者 张诗棋

发布时间:2025/08/27 18:26:06   点击:  

8月27日 星期三 晴

这个夏天,我多了一段难忘的科技研学经历。在校团委的组织支持下,我走进上海青浦区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参加了“2025走进华为-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上午,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从F区车站出发,乘坐着园区的小火车,开启了华为练秋湖园区的研学之旅。

小火车驶过波光粼粼的练秋湖湖畔,月亮桥、彩虹桥连接练秋湖两岸一栋栋各有特点的建筑,它们有的是欧式的穹顶车站,有的又是江南古镇的傍水别居,还有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形状大楼,多种文化的元素在这里交融和碰撞,但又毫不违和,似乎正是印证了HarmonyOS所取和谐之意。

生态展区的体验,让我对“全场景交互” 有了更具象的认知。工作人员递来测试手机,热情地说:“来,体验下鸿蒙的碰一碰互传,超方便!” 我拿起手机,把它轻轻贴向旁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几乎在我靠近的瞬间,“咚” 的一声清脆提示音响起,紧接着,电脑屏幕上快速弹出了我在手机里撰写的研学草稿,文档里的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分毫未差。旁边同学拿着平板,精心绘制了一只小火箭,他熟练地将平板边缘与我的手机轻轻一碰,刹那间,我的手机图库 “叮” 地一声,那张色彩鲜艳的小火箭图片便稳稳地出现在相册里,不仅如此,有的同学们还玩起了隔空投送,对着屏幕一抓一放,照片就从自己的手机隔空投送到另一个同学的屏幕上,这种跨设备协同的流畅,让我不禁畅想未来万物互联的世界。

上午的参观行程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午休过后,当天的重头戏——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正式开场。华为的AI生态运营专家、“天才少年” 工程师、鸿蒙应用开发者,还有影视飓风创始人Tim轮番分享,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一些技术细节格外敏感,当华为工程师介绍小艺的意图框架技术时,我的注意力一下被深深吸引,它能打通用户、APP 与系统的数据链路,通过小艺对话、搜索等入口实现跨应用服务串联,这让我突然想起数据库课上刘老师说的 “未来你的设备可能比你更懂你自己”,课堂与产业实践的呼应,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而另一位鸿蒙开发者的故事,更让全场动容。他提到自己曾是海洋科学专业,抱着 “试试” 的心态自学鸿蒙开发,对着开发文档熬了无数个夜晚,遇到不懂的就泡在华为开发者社区问,最终做出一款时间管理APP,还靠它实现了盈利。话音刚落,台下先是安静了两秒,接着响起热烈的掌声,连坐在我旁边举着手机录像的同学都忍不住用力拍手。我忽然明白,华为开放核心技术、为新手开发者提供框架支持,它像给跨专业、零基础的人递了把 “梯子”,这正是 “共建共创” 最真实的力量。

走出华为园区时,夕阳正把练秋湖的波光染成暖金色,彩虹桥的影子轻轻叠在湖面,和上午小火车掠过的景致慢慢重合。回想这次研学,记在笔记本上的技术术语或许会淡去,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心底那份清晰的方向感,我愈发确定,要在互联网和软件开发领域稳稳深耕下去。我从不是一个人前行,有华为这样愿意敞开技术、托举行业的企业,有更多像那位跨界开发者一样锐意进取的同行者,他们用创新搭起了行业向上的力量。这份同频共振的温暖,会陪着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坚定、更有底气。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诗棋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张穆楠 武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