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与能动学院新生 李政君

发布时间:2025/09/02 20:30:16   点击:  

9月2日 星期二 晴

清晨阳光洒在脸颊,我站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门前,凝视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石碑。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从山西临汾到山东济南,跨越了500余公里。转身时,一位学长快步上前。“同学,我带你报到!”他接过箱子——里面装着录取通知书、兼职攒下的生活费,还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那是我攥在手里的“命运钥匙”。

沿道路前行,学长的话串起校园轮廓。“前面是一多广场,梦溪桥能看天工湖落日,图书馆藏书丰富,自习室窗外常有猫晒太阳……”陌生的校园渐渐有了温度。报到队伍虽长却井然,报到后通过学院申请,我来到了绿色通道。在等候办理时,李术才校长带着和煦的笑容,出现在我面前,为我发放了资助大礼包,告诉我不要担心,山大会支撑我们、帮助我们,为祖国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

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庭变故的辛酸苦楚,在步入山大、握住礼包的那一刻突然得到了释放。无论是和蔼慈祥的李校长、严谨细致的老师还是真诚热心的学长学姐,都让刚来到校园的我感受到了温暖、体会到了感动。

拆开印有“山东大学”的礼包,保温杯、台灯、本子等物件映入眼帘,喉咙骤然发紧。备考时独自自习提高成绩,高考后早出晚归勤工俭学,每当到深夜,我都会望着皓月默念“要凭自己站在更广阔的世界”。那时“自立”二字刻在笔记本扉页,我以为自立是孤立硬撑,此刻摩挲着礼物才懂:真正的自立,是带着他人的温暖,活成自己的光。

我的蓝图渐渐清晰:迅速适应校园节奏,专心学业、发奋图强,坚持锻炼、强健体魄,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加入学生资助中心指导的爱心社团,帮助更多的人,传递温暖与光明,争取真正实现校长的嘱托,成为祖国需要的、最优秀的本科生。

夜幕升起,皓月当空,我正躺在宿舍的床上。指尖触到校徽,志愿者和老师的笑容、校长的嘱托,都化作前行的光。大学是新的远航,我会携着这份校园温情,抱着自立信念,如破土的种子在此扎根。我坚信,只要坚持努力,未来定会芬芳满途。


【作者:2025级本科生 李政君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动学院 责编:谢婷婷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