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星光”求真故事汇第15期活动参加者 孙玉强

发布时间:2025/09/24 20:00:43     

9月24日 星期三 晴

秋阳滤过明窗,为这场期盼已久的相聚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作为“齐鲁医行”实践队的队长,坐在5C会议室的讲台前,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三个月前——那个经幡摇曳的夏日。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垭口的风声犹在耳畔,正是在雪域高原的通麦项目部,我们与许振浩教授带领的实践队不期而会。工程人的坚韧与医者的仁心在雅鲁藏布江畔初次碰撞,而今天,“医路星光——求真故事汇”第15期特别活动的开启,恰似让那颗在高原埋下的种子,在齐鲁的秋日里悄然绽放。

活动由我们学生工作处的李玉蓉处长主持,连雪洪副书记、刘新宇副院长也莅临现场。刘院长在开场时便点明了主旨,他鼓励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从像许教授这样“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者身上汲取力量。当他提到“学习许教授,在未来医学研究中开辟新赛道”时,我深感共鸣——这不正是我们暑期实践的初心延伸吗?

许振浩教授的分享真挚而充满力量。他以“坚持四个面向”为主题,将隧道工程中攻克“卡脖子”难题的经历,类比于医学探索中的攻坚克难。当他谈及“个人是滴水,团队是海洋”时,我仿佛又回到了在通麦项目部,与交通学院同学们并肩讨论的场景。学科虽有不同,但服务国家、团队协作的精神内核是如相通。最让我触动的是,他巧妙地用“地质示踪”类比“X光钡餐”,用“不同岩石”类比“不同肿瘤”,让在座的医学生们瞬间理解了工程一线的逻辑,露出会心的微笑。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争相提问。作为组织者,看到大家因跨学科交流而眼神发亮,我心中充满成就感。活动尾声,连雪洪书记为许教授颁发了“思政导师”聘书,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座连接两个学院的坚实桥梁。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从西藏高原到齐鲁讲台,从临床医学到隧道工程,“医路星光”照亮的,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在交叉融合中成长、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价值的宽广道路。


【作者:2024级硕士研究生 孙玉强 来自单位:第一临床学院 责编:谢婷婷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