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7 21:25:37
今晚的迎新晚会在青岛校区体育馆落下帷幕,作为大三的“老生”,这次以志愿者代表的身份参与《小美满》手势舞合唱,感触格外不同。
下午四点,我们就开始在场馆后台忙碌了。青岛傍晚的海风从门窗缝隙钻进来,带着特有的咸涩。我们四十多个志愿者来自不同学院,这半个多月的排练让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默契的伙伴。
还记得第一次排练是9月10日,在会文南楼的活动室。负责教学的学妹一遍遍示范,手势要柔中带刚,转身要整齐划一……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我们反复练习到深夜。一个周三的晚上,排练到十点半,走出教学楼时,远处的海面漆黑一片,只有灯塔的光规律地闪烁,像在为我们打拍子。
晚会开始前,我在后台整理着装。看着镜子里穿着统一白色文化衫的自己,想起两年前作为新生坐在台下的样子。那时觉得台上的学长学姐光芒万丈,现在才明白,每一个完美的动作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重复练习。
轮到我们上场时,舞台灯光打过来的瞬间,我看到了台下新生们期待的眼神。音乐响起,我们的手势在灯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当唱到“笑就好,哭也好”时,台下亮起了星星点点的手机灯光,那一刻,鼻子突然有点酸——这半个多月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就在校长致辞环节,细雨悄然而至。有工作人员想给他撑伞,校长却微笑着摆摆手,示意把伞拿开。雨丝在舞台灯光下闪闪发亮,落在他的西装肩膀上,很快洇开深色的水痕,他的声音依然洪亮。校长讲话时提到“山大人”的责任,他在雨中挺立的身影,让“山大人”这三个字变得格外具体——那是一种在风雨中依然坚守的担当。台下星星点点的手机灯光亮起,这份责任正通过这样的夜晚,悄然传递到每个新生心上。
晚会结束后,月光洒在路上,海风比下午温柔了许多。手因为长时间练习还有些酸痛,但心里是充实的。作为大三学生,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以主要表演者身份参与迎新晚会了,但能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新来的山大人,看着他们在青岛校区开启新征程,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小美满”。
回到宿舍已经十点多,窗外的月光清澈明亮。这半个多月的排练,让我收获了比节目更珍贵的东西——那些一起欢笑、互相纠正动作的伙伴,那些在排练间隙分享的零食和故事,那些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日日夜夜。迎新晚会结束了,而我们也该收拾心情,继续前行。但今晚的星光和海风,会一直留在记忆里。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孙骏乐 来自单位: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