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学院月饼制作劳动教育体验活动参加者 户佳玉

发布时间:2025/10/06 21:06:55     

10月6日 星期一 多云

中秋佳节,月圆人和。我选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度过——参加在软件园校区食堂举办的月饼制作活动。亲手和面、包馅、压模,当烤箱的热气混合着香味扑面而来,这个节日于我,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实实在在的温度。

下午三点,阳光斜斜地洒进窗明几净的食堂。平日喧嚣的场所,此刻被布置得井然有序又充满了节日的暖意。长桌上摆放着几种不同颜色的面团,柔软油润,即将变成桃山皮月饼的外衣;一旁的馅料更是琳琅满目,豆沙、莲蓉、牛肉等,色彩分明,香气暗涌,勾动着味蕾,也唤起了内心深处关于中秋的所有记忆。

指导老师是食堂面点班的师傅,话语朴实,动作利落。他先为我们演示了饼皮的做法。只见他用宽厚的手掌与面团“交流”,揉、压、推、叠,反复数次,直至面团变得光滑细腻,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他告诉我们,饼皮是月饼的骨相,太软则塌,太硬则裂,分寸的拿捏,全在掌心与腕力之间。我看着那团柔软的面胚,觉得它像极了被反复揉搓、准备迎接馅料的生活本身。

接下来便是包制环节,这也是最考验耐心与巧思的一步。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将松弛好的饼皮面团放在掌心,用拇指轻轻旋出一个窝,再小心翼翼地取出适量莲蓉馅,将它安放于这个“家”中。然后用虎口一点点将面皮往上推,缓慢地收口,这个过程急不得,力道稍有不均,馅料便会“破壁而出”。起初我做得笨手笨脚,但在身边同学们的互相打气和老师的指点下,手中的“作品”渐渐有了模样。当把包好的生胚放入模具中,轻轻一压再磕出时,一枚花纹清晰、饱满端正的月饼便赫然眼前。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喜悦,混合着淡淡的成就感,瞬间充盈了内心。

等待烘焙的时间,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互相品评着彼此的“杰作”,比较着谁的花纹更清晰,谁的形状更饱满。烤箱里渐渐弥漫出浓郁的香气,那是油脂、糖分与面粉在高温下发生的奇妙反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烟火气。当一盘盘色泽油亮、香气扑鼻的月饼出炉时,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我捧着这枚自己亲手制作、尚且温热的月饼,走到窗前。夜幕已悄然降临,天边悬着一轮将圆未圆的明月,清辉如水。这枚小小的月饼,不再只是节日的符号,它是我用劳动换来的甜蜜,是2025年中秋独属于我的、带着掌心温度的记忆。今夜,月明千里,手中的这份“团圆”,格外真实,也格外香甜。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户佳玉 来自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责编:赵方方 夏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