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0 20:15:07
下午两点,秋雨密密地斜织着,将软件园校区浸入一片湿漉漉的灰蒙色调中。风里带着秋日特有的清爽,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与兴奋。我和搭档撑着伞,默契地加快了脚步。今天,是”山大杯”跳绳比赛软件园校区选拔赛的日子,而我们将参加“30秒1带1混合”项目。
选拔赛场地上早已人声鼎沸。三五成群的同学们在不同的区域练习着,长绳、短绳此起彼伏,单摇、双摇接力赛区传来阵阵急促而有节奏的“啪啪”声,夹杂着同学们的加油呐喊,环境里弥漫着湿漉漉的空气和运动的热浪混合的气息。
我和搭档找了个角落,也开始我们的热身练习。所谓“1带1”,就是一人摇绳,两人同时起跳,30秒内计数,其关键就在于“同步”二字。我们微调着节奏和步调,与其说这是赛前最后的热身,不如说是对我们过往努力的一次唤醒。选拔赛前,在傍晚的操场上,我们练习了不知多少个30秒,一遍遍地尝试,寻找最一致的起跳节奏,调整摇绳的速度,纠正步调差异。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行云流水,汗水和笑声都交织在了一起。此刻,当搭档轻声提醒“我好像比你快了半拍”,或我调整着摇绳速度说“这次绳子有点刮地”时,那份长期磨合出的默契让调整变得高效。一个小时在专注中过得飞快,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但配合也肉眼可见地更加流畅了。
“差不多了,我们去试试吧!”搭档抹了把汗说道。我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和他一起走向裁判,报上项目和学院。裁判利落地拿出秒表和计数器。
“预备——开始!”
世界瞬间安静了,耳边只剩下跳绳划过空气的呼啸声,以及我们两人脚步落地的、几乎完全重合的“哒哒”声。我全神贯注在手腕的节奏上,力求匀速稳定;搭档则完美地跟随着我的节奏,我们的呼吸仿佛也同步了。起跳,落地,再起跳……我们像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高效地运转着。这30秒,短暂得像一个呼吸,又漫长到足以让人屏息凝神。
“停!”
哨声再次响起。我们立刻停下,微微喘着气,第一时间望向裁判。当听到那个比我们平时练习最好成绩还要多出几次的数字时,我和搭档几乎是同时激动地轻呼了一声,击掌相庆!这崭新的成绩,就是对我们所有汗水最好的回答。
收拾好东西,我们带着一身薄汗和比赛后的松弛走出比赛场,雨已经小了很多,风吹在脸上,格外舒畅。回头望去,赛场上那些跳跃的身影、专注的面庞,无不在默默讲述着拼搏、协作与不轻言放弃的故事。能成为这热烈画卷中的一笔,已觉荣幸。结果如何,似乎已不那么重要,这份全情投入后的酣畅淋漓,以及与伙伴并肩作战的默契,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户佳玉 来自单位:集成电路学院 责编:谢婷婷 李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