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20:40:20
下午两点,当阳光斜斜地洒进报告厅,“读书砺心志,成长拓新程”主题演讲赛的帷幕在我手中徐徐拉开。空气中仿佛已然弥漫开书页的墨香与思想的微光。作为主持人,我不仅是流程的串联者,更是这场思想盛宴的第一位见证者,此刻,想用文字记录下这些动人的瞬间。

开场时,背景屏幕上“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标语与活动主题交相辉映。我向满座的观众介绍本次大赛的初衷——那不只是为了一场竞赛,更是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破除思维定势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为我们青年学子搭建一个用书籍启迪心智、以交流促进步的平台。话音落下,我看到台下许多同学眼中闪烁着认同与期待的光芒。
随后,选手们依次登台。他们的演讲,真正让“书香”活了起来。一位充满饱满热情的同学,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引,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岁月如何成为他宝贵的人生积淀。他说,从“跳蚤关”到“思想关”,每一次适应与突破,本质上都是对固定型思维的破除,是成长型思维的生动实践。他将此与自己在野外采样时,从最初畏惧环境艰苦到后来主动探索污染成因、设计解决方案的经历相结合,动情地阐述:“成长,不是等待风平浪静,而是学会在风雨中调整船帆。”
另一位同学的分享则深深扎根于《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智慧。她谈到,书中关于“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信念,如何帮她走出了大一时面对艰深专业课程的挫败感。“我曾以为‘我不擅长这个’是终点,”她坦诚道,“但现在我明白,这只是‘我暂时还没掌握这个’的起点。”她将这种思维应用到实验屡屡失败的过程中,不再归咎于天赋,而是专注于复盘流程、查阅文献、寻求指导,最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她坚定地说:“终身学习,赋予我们的不是一劳永逸的知识盾牌,而是可以持续升级、应对万变的思想武器。”
最终,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我感到,某种东西才刚刚开始。正如我在闭幕时所说:“今天,我们以书为媒,以讲为桥,共同完成了一次对成长型思维的深度淬炼。愿这份从《七年知青岁月》中汲取的坚韧,从《终身成长》中领悟的开放,能融入我们每一位环境学子的血脉,让科学阅读真正成为我们思维进化的‘新质生产力’。”
今天这场演讲赛,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必将扩散至更远的地方。它让我坚信,当书香漫溢,当成长型思维扎根心田,我们这一代青年,必能在终身学习与终身成长的辽阔航道上,乘风破浪,驶向那无限可能的新程。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唐仲舒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王莉莉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