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全球友好学校交流周志愿者 王慧钰

发布时间:2025/10/31 20:27:50     

10月31日 星期五 阴

秋意渐浓,中心校区的文渊林在微风中簌簌作响,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在这样一个温柔又热烈的季节,山东大学迎来了来自15个国家与地区、25所友好高校的49位代表。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全球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段意义非凡的成长旅程。

从最初报名参加交流周的志愿者,到被老师选中参与翻译及外联的相关工作,我未曾想到自己会如此深入地融入这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盛会。那些与文档“较劲”的日夜依然历历在目:活动手册、主持词,甚至菜谱的翻译,每一处细节都需反复斟酌,既要准确传递内容,又要兼顾英文的自然流畅。当看到亲手起稿和翻译的手册最终被印制成册、排版上线时,那份激动与成就感难以言表——那些日夜打磨的句子,终于化作了迎接世界来宾的第一扇窗口。

随着活动临近,我的角色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确认行程、联系司机、反复核对接站时间……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却让我真切体会到外事活动工作的严谨与不易。在陪同嘉宾参观校史馆、博物馆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过程中,我在讲解中传递中华文化,也在互动中收获感动。外宾们对中华文化充满好奇的目光,让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搭建文化桥梁的基石。

而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教育展中与来自世界各地高校代表的近距离交流。我不仅作为志愿者为剑桥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进行讲解与推介,更以参与者的心态聆听宣讲、了解项目。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世界的交汇处,眺望更广阔的教育图景。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对国际高等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学术道路充满期待。

回望这一周,从幕后到台前,从默默准备到从容表达,我在每一个环节中成长,也在每一次挑战中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在正式场合中沉着应对,在紧凑行程中高效沟通,这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与外语实践水平,更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虽然不断在两个校区之间辗转奔波,但每一次顺利完成任务、看到嘉宾脸上洋溢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心底的充实。同时,在老师们严谨细致的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与温暖。

秋风拂过,银杏落黄。回想起那一幕幕——那些在车站高举接站牌的等待,在文化基地回荡的欢声笑语,在教育展中与嘉宾的真诚对话——每一帧画面,都已成为我研究生起步阶段最珍贵的记忆。

感谢学校与老师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用热爱与热情,为国际交流贡献一份力量;也感谢这段旅程中所有的相遇与陪伴,让这段秋日之行,因努力与真诚而格外闪光。


【作者:2025级硕士研究生 王慧钰 来自单位:国际部 责编:赵方方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