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0 20:13:13
清晨七点,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准时起床集合,怀揣着忐忑与期待,踏上前往北航杭州研究院的征程。这里是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低空无人机设计仿真与竞技专项赛省赛的赛场。
上午九点二十分,我们顺利完成检录,领取到团队号码牌后,便马不停蹄赶往答辩室等候。作为第六答辩室的第三组,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格外紧张。我抓紧每一分钟,在脑海中反复梳理 PPT 的内容脉络,默记每页的核心要点与转场衔接,指尖微微攥紧,在心里不断给自己鼓劲:“相信团队的实力,你一定能行!”
“第六答辩室第三组,准备入场。” 随着工作人员的呼喊,我与两名队友并肩走进答辩室。此次我决定脱稿展示,向评委老师深鞠一躬后,便开启了成果汇报。起初的些许紧张在开口讲述后逐渐消散,当谈及我们精心设计的无人机结构时,满满的自信涌上心头,我流畅地将团队近期的研发成果、设计思路逐一呈现。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提出两个专业问题,凭借对作品结构的深刻理解,我从容不迫地一一解答。当听到评委老师笑着称赞:“很好,你们做得很好” 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再次鞠躬致谢后,我们即刻投入到下午飞行任务的准备中。

下午一点半,现场实操环节正式开启。完成无人机组装与夹载装置调试后,意外出现了 —— 舵机行程不足,导致夹爪无法正常打开。凭借丰富的竞赛经验,我迅速镇定下来,带领队友逐步排查故障点。经过四分钟的紧急处理,所有问题成功解决。尽管受天气因素影响,我们未能在实操环节取得最优成绩,但从答辩到实操,团队全程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回望这场省赛,它不仅是一场技能竞技,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历练。答辩时的从容、排障时的协作、面对遗憾时的坦然,都成为我们团队弥足珍贵的收获。此次经历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未来我们将总结经验、打磨细节,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深耕细作,带着这份热爱与坚持,迎接更多挑战。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杨凯才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谢婷婷 程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