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织爱·电亮寒冬”活动参与者 刘家麟

发布时间:2025/11/15 20:09:01     

11月15日 星期六 晴

前几天,点开山大电气青志协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几行字便映入眼帘,“凛冬渐近,寒意渐浓,许多孤独症孩子正面临御寒衣物短缺的困境……”这是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学生春泉儿童公益社举办"温暖织爱·电亮寒冬"的活动,号召我们亲手编织围巾,给孩子们送去关怀与温暖。要报名吗?复不复杂?犹豫间,我的手指还是伸向了报名的小程序。

今天毛线到了,我拆开快递,轻轻握着毛茸茸的细线,心想,既然材料都买回来了,那就试一试吧。于是我将工具准备好,点开教学视频,准备试试水。打结、绕线、勾绳,好像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看着手中渐渐伸长的围巾,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欣喜,于是从一开始的织一织试试水到后来的两个小时连续劳作,直到一团毛线织完,我才停下准备歇一歇,从座位上起身的那一刻,脖子、背、手腕等等都发来了“抗议”,但看着我的成果,我觉得这些也不算什么。

但好景不长,当我再次点开推文查看活动截止日期等其他信息,我突然发现,我织的围巾尺寸不对,我顿时愣在那里,继续织下去还是拆了重织?我呆呆坐在那里,在心里做着思想斗争,良久,我决定,拆了重新织。当把织好的围巾一点点拆开,心里不禁隐隐作痛,“没关系,再织就好了,反正时间还来得及”我这样安慰着自己,就接着投入新一轮奋斗。

夜渐渐已深,我仍在我的床上,在我的台灯的照亮下,继续为我的织围巾大业奋斗,当新的围巾渐渐成型,心中又涌起一阵欢喜,我想象着那些孩子带上围巾的模样,嘴角不自觉翘起。“孩子?”我不禁想到,我的弟弟也还是一个孩子,我为什么不给他也做一件围巾呢?想到此,一个更奇妙的想法在我的大脑中升起,“我为什么不给我的家人也做一份围巾呢?”想到就去做,我便立马行动起来,打开手机下单了更多的绒线。

我忽然觉得,这个冬天的温暖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我们把暖意寄给那些孩子,也在编织的过程中,拾起了对家人的牵挂。这场看似简单的织围巾活动,让我突然明白:生活里的温暖,从来都藏在这些“亲手为之”的小事里。我们总在忙碌的学业中追赶时间,却常常忽略了对家人最朴素的关怀。就像我们为寒冷中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家人也需要一份惦记来温暖日常。而那些一针一线的付出,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情感的沉淀与传递。

此刻,我看着已经织好成型的那一条围巾,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孩子带上它之后的笑颜,我又不禁想到当我的家人收到我亲手织好的围巾时脸上的欢欣,小小的围巾承载着对陌生人的善意,也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这个冬天,因为这些编织的时光变得格外有意义——我在付出中学会共情,在牵挂中懂得感恩,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微小的行动传递着最真挚的爱。原来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带着温柔前行,既不忘给予他人温暖,也不辜负身边的牵挂。



【作者:2025级本科生 刘家麟 来自单位:能动学院 责编:张穆楠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