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电子设计应用能力大赛集中答疑会助教 于昊洋

发布时间:2025/11/19 20:30:15     

11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信息学院第二届电子设计应用能力大赛集中答疑会的日子,作为去年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我有幸受邀担任助教,专门指导大一学弟学妹们完成基于STM32F103C8T6芯片的自主开发任务。这份传承的使命感,让我一早便满怀期待。

入夜的青岛褪去了白日的喧嚣,静谧中透着温柔。晚上八点整,答疑会准时开始。我先站在讲台中央,向围坐的同学们讲明了比赛的核心目的:“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期,这次比赛就是想让大家尽早跳出课本,把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能力,在自主设计、编写代码、反复调试的过程中,练硬代码编写和debug的核心素养。”接着,我详细拆解了评分标准,从功能实现、代码规范性到项目创新性逐一说明,讲到安全注意事项时,我特意告诉大家,焊接时一定要反复检查电线是否裸露,避免短路;使用完电烙铁后,必须立即放回烙铁架,绝对不能直接放在桌面,这是关乎大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牢记。

讲解结束后,我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现场的提问不断,有的同学聚焦项目架构,好奇这款开发板能实现哪些实用功能,怎样设计才能让项目更好地落地,真正应用到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实际场景中;有的则关注细节执行,询问是否可以自主购买传感器、显示屏等外设,以及外设兼容性的问题。

随后,我走到各个小组中间,逐一查看大家的项目进度,现场为大家排疑解难。同学们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大多集中在细节操作上:有小组电脑未安装驱动,导致开发板无法识别;有小组接线时不够牢固,烧录器连接失败;还有的不小心将正负极接反造成短路,甚至有同学忘记按置数键,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我耐心地帮大家逐一排查,手把手指导操作要点,同时把所有问题详细记录下来,会后及时反馈给了指导老师,方便后续针对性答疑。

答疑过程中,一位女生的表现让我格外惊喜。讲解时,她一直专注地聆听,紧紧跟随着我的思路;答疑即将结束时,她特意拿着自己的开发板找到我,展示了她自主设计的流水灯项目——不仅实现了基础的灯光循环效果,还加入了亮度渐变、闪烁频率调节的小巧思,代码逻辑清晰,接线也工整规范,俨然一位有天赋又肯钻研的选手,我忍不住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两个半小时的答疑会转瞬即逝,走出教室时喉咙虽已口干舌燥,但心里却被满满的充实感填满。能以助教的身份,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带领更多新生力量走进电子设计的世界,感受科技创新的乐趣,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幸,更是身为信院人的责任。我会继续履行好助教的职责,随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陪伴大家在电子设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2024级本科生 于昊洋 来自单位:信息学院 责编:谢婷婷 栾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