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教职工过期药品回收专项活动参加者 刘梦琪

发布时间:2025/11/20 20:53:27     

11月20日 星期四 晴

今日,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药箱清源,健康守护”专项行动如期开展。深秋的校园,梧桐叶落,银杏鎏金,为本次活动平添几分温馨与静谧。提着药品回收箱,我怀着几分忐忑与期待,跟随带队老师以及校医院医务人员,叩响了中心校区离退休教职工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他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地捧出满满一纸箱的药品。“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哪些过期哪些没过期,实在分不清。”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我想,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药品回收服务,更是一份安心的守护。

在核对药品有效期时,我发现老人将不少临近过期的药品也整理了出来。我俯下身,借着窗外的光,指着包装上的数字耐心解释:“您看,这个有效期到明年三月,还可以继续用。”他凑近仔细辨认,恍然道:“真是这样!差点就把还能吃的药扔了。”这个经历让我沉思:群众工作不也是如此吗?不能止于简单的“收”与“放”,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地解决每一位群众的需求。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才能真正触动人心。

在另一位老师家中,我们遇到了更复杂的情况。药箱里中西药混杂,瓶瓶罐罐摆放无序。我们向老教师科普过期药品的危害,同时讲解不同药品的储存要求。“降压药要避光,胰岛素要冷藏。”老教师听得格外认真,还特意找来纸笔记录。他说:“你们比自己的孩子想得还要周到!”

这让我想起毛主席的那句话:“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当我们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针对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时,专业知识就变成了有温度的服务。我们的角色不是生硬的指导者,而是贴心的陪伴者,在尊重的前提下提供老师们真正需要的帮助。

回收结束时,阳光正好,我们提着沉甸甸的回收箱走在校园里。回望离退休教职工居住的楼群,当我们用药学知识守护老一辈的健康时,我们也在完成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不需要豪言壮语,就在一次次耐心的讲解、一次次细致的检查、一次次用心的登记中自然发生。

这次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党性修养要在服务实践中锤炼,专业价值要在为民解忧中彰显。我们清点的不只是药品,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


【作者:2021级本科生 刘梦琪 来自单位:药学院 责编:谢婷婷 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