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羽”杯教师羽毛球赛志愿者 李丹

发布时间:2025/11/20 21:10:49     

11月20日 星期四 晴

下午一点,我准时踏进体育馆。场馆里人声渐起,老师们正在场边拉伸、试拍。令我心头一振的是,带头拉伸的竟是我们德高望重的王文兴院士。他的到来,为这场教职工赛事平添了一份特别的庄重。

一点半,比赛准时开始。我深吸一口气,走向指定场地。第一场便是男子单打,由梁老师对阵张老师。在裁判椅上坐定,王院士的目光扫过赛场,这让我手中的记分笔握得更紧了些。

“比赛开始,零比零!”我的声音在馆内清晰回响。男单对决节奏极快,陈老师一记凌厉的跳杀,白球如流星般砸在边线上。“界内!”张老师望向落点,会意一笑。在这场比拼中,我全神贯注,力求每个判罚都精准无误。

紧接着是第二场女子双打。体育学院的李老师组合对阵曲老师组合。场上顿时活跃起来,“我的!”“好球!”的呼应声此起彼伏。她们的轮转、封网行云流水,织就了一张移动的网,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配合,引得观众席上不时响起会心的掌声。

终于到了压轴的比赛——男子双打决赛。气氛骤然不同,场馆里的喧嚣渐渐沉淀为一种专注的寂静。球在四个人的场地间急速穿梭,伴随着鞋底与地板的尖锐摩擦声。老师们展现出惊人的默契,一个眼神便完成战术交流;而他们的对手则以凌厉的进攻回应。当最后一个球落地,王老师组合以两分险胜。他们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这场男双决赛融合了力量、速度与智慧,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所有比赛结束后,我被安排担任颁奖礼仪,负责搬运男单和男双的证书奖品。托着沉甸甸的托盘,红丝绒衬布上的奖牌闪烁着荣誉的光芒。今天,我的角色从高台上的裁判转变为荣誉的传递者。三尺讲台之外,老师们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拼搏与智慧。这平凡而充实的一天,成为我记忆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作者:2024级硕士生 李丹 来自单位:环境研究院 责编:谢婷婷 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