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2 17:21:41
尼山论坛的热度在持续上升,正如济南燥热的五月一般,论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大三的法学学生,此时的我本应该在商河法院实习,但是为了尼山论坛的志愿服务工作,院里特地为我们请了假,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为尼山论坛服务。
十分有幸能参加这次尼山论坛志愿者的工作,和我同组在外籍专家一对一组别的大多都是研究生的学姐,或者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一个法学生能参加这样的外事一对一活动,对我个人来讲是一次极大的锻炼,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刚刚得知分配的学者名单时,心里充满了忐忑。在网上能搜索到的这位学者信息少之又少,而且语言不通,不过当我搜索在他出过中蒙字典翻译专著时,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能出版中蒙翻译著作的学者,中文一定非常不错。
本应该昨天晚上去济南机场接机,组委会体谅我们单独从各个校区去往飞机场不方便,便统一安排志愿者在机场接机,而作为一对一学者随行志愿者的我们则在学人大厦静候学者们的到来。从20日上午就陆陆续续有学者抵达,办理入住、熟悉校园、参加音乐会,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我接待的学者却迟迟不见到达,时间转眼就到了晚上九点半,整个大厅就剩下三个随行志愿者在等待嘉宾的到来。时间越来越晚,大家的疲惫感也越来越重。每当大厅出现一批新的面孔时,我们都会迎上去询问是否是自己接待的学者,直到晚上十点,我接待的学者才抵达,办理好手续并约定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回到宿舍已经十一点,不少洪家楼校区的志愿者甚至十一点半才回到宿舍,可以说每个人都辛苦一天,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宿舍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今天的会议从八点半开始,我陪同学者八点十五从学人出发参加会议,然后便跑去处理一些随行的其它事情,直到十一点半回到会场等待学者散席。送回学者自己吃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下午还有圆桌会议,各种琐事要处理,可以说每一位尼山论坛的志愿者在此次志愿活动中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然而付出总是有收获的,往食堂走的路上恰逢张荣校长,张校长和蔼地看着我们志愿者,并给予“你们辛苦了”的问候,让劳累一天的我们心里顿时感到校长的体贴与和善,觉得这次志愿活动的工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看到学者们微笑的目光时,心里更是感觉暖暖的,仿佛自己完成了一场很了不起的探险。
尼山论坛还在继续,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闲暇之余写下这些文字,算是为这次活动做一次纪念,也算是鼓励志愿者们,继续加油,完满完成此次尼山论坛志愿工作,为山东大学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法学院2011级本科 连雪晴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