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电气学院 田昊

发布时间:2014/05/30 17:48:53     

  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男,一个对时间点、节假日都无比迟钝的人,直到今天接到要交毕业材料的通知,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即将毕业了,冷不丁也被触动了一下。在此之前,我都没有把自己当成毕业生,一如既往地成天到晚泡实验室,做实验,写文章,心里想着的都是要改稿的期刊,还有不延期就可能赶不上投稿的国际会议。每天沉浸在这种有些亢奋和充实的日子里,可能确实让人无暇去多愁善感、怀伤离别。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确实没有太多值得伤怀的地方,倒是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值得感恩。一直感觉自己是特别幸运的人,幸运地来到山大,幸运地选对了导师。大四保研联系导师的时候,我的导师高峰还属于冷门,年轻海归,年纪只比我大9岁,更多地会被人当成师兄弟。每天中午,年轻帅气的导师都带着一帮师兄弟将食堂的午饭吃得高潮迭起,节假日的羽毛球、KTV大伙儿都是一起去,带着女友唱着小曲儿,兄长般的感情滋生在点滴的生活中。

  工作中,老师的理念前卫,作风独特,手把手的领进门,从提供思路到具体实验的实现,事无巨细,一一悉心指导。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让我很快进入状态,开始在学术上有所斩获。当然也有痛苦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时候一边复习一边同时做着两篇文章,感觉压力很大。庆幸的是我从不孤独,一个优秀的团队里,推动力是自然形成的,当所有人都在向着目标努力的时候,自己也会满怀欣喜地全身心投入。一切都进入了良性循环,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的水平突飞猛进,人人手里都有了文章,也都有机会出国参加会议开拓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从一个见到示波器、windows触屏界面都惊叹不已的门外汉变成了守着各种贵重设备都淡定从容的熟手,从一个通宵烧坏实验室三台昂贵电源的破坏王变成了能够与同门奋战一两周搭建一个复杂逆变器平台的创造者,从一个英文写作时态单复数都不分的菜鸟到如今也很神奇的手握SCI论文。我想,三年前的我绝对无法预料今天的我,更无法想象自己会选择一条将做研究为终身职业的路。

  有人说,青春没有及时享乐,多可惜;更有许多人无法理解通宵达旦的做实验,完全混淆工作日与休息日,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行为。但这些都不会动摇我的人生目标,我的青春无悔。如今,即将远赴大洋彼岸开始新的生活,心中感恩万千。我感谢母校提供的良好氛围,更感谢我的导师赠予的可伴随我一生的财富——对科研事业的热忱和为之奋斗的决心。在青春最灿烂的日子中,我的收获不在奖学金里,也不在奖状里,而在于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并且具备了排除障碍向着目标进发的能力。难忘母校,难舍情缘,七年的点点滴滴将惠及我一生。母校,待我学成归国时,必将以拳拳之心报答你!等我回来。



【作者:电气学院2011级研 田昊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