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7 20:18:00
点击:
在长崎大学的寒假短期访学经历,是一段珍贵的时光,而乘坐有轨电车穿梭于城市之中,更成为串联起这段难忘记忆的独特纽带。
初抵长崎,站在住所附近的十字路口,街头缓缓行驶的有轨电车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它复古的外观,仿佛从旧时光驶来,叮叮的铃声像是一首轻快的欢迎曲。每天前往长崎大学上课,我们都会乘坐有轨电车。电车沿着轨道平稳前行,刹车时不仅有温柔的日语提示音,还伴有轻微的隆隆声。透过车窗,街道两旁色彩斑斓的日式建筑与悠然的行人映入眼帘,一种慢节奏的、有条不紊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让我对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充满期待。

在长崎大学,学习生活充实而富有挑战。每天去往教学楼的路上,都能遇到不少本校学生,我和同学时不时会鼓起勇气与他们简短交流,逐渐了解了一些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还学到了几句接地气的流行日语表达。
学校为我们短期访学的学生精心分配了不同等级的四个班级,有为期两周的日语课程。日语零基础的我在入门班学习。课程从最基础的罗马音学起,老师耐心指导,由浅入深讲授,课程前期用许多可爱有趣的漫画等举例辅助记忆,为我们单独配备了对应课程的单词本。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假名及日常基础用语,像“konnichiwaこんにちは(你好)”“arigatooありがとう(谢谢)”“watashi wa……desuわたしわ……です(我是……)”,借助情景模拟,我们很快就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随着课程推进,学习内容逐渐深入。从记忆各类基础单词,比如食物“sushiすし(寿司) ramenラーメン(拉面)”、颜色“akaあか(红) aoあお(蓝) shiroしろ(白)”、数字“ichiいち(一)niに(二)sanさん(三)”等,再到接触简单的语法句式。为了加深记忆,老师会用生动的例句讲解,比如“りんごは赤いです(苹果是红色的)”“なにおたべますか?(你吃了什么?)”,让抽象语法变得易于理解。
课程后期,假名的学习稍有难度,它们多用来表示外来语。老师教我们通过联想记忆,比如“コーヒー(coffee)”,发音与英文相近,字形也可联想记忆。在乘坐有轨电车时,我们也会留意车上的片假名标识,像“エアコン(空调)”,不断强化记忆。课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制作假名记忆卡片,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经过不断努力,到课程结束时,我已能运用所学,与当地人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外出时与店员、服务员等可以较为顺畅的沟通,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的信心。

回顾本次课程学习,我感到收获良多。在班级中,我是所有同学里日语基础最差的,当其他同学可以较为流畅地用假名进行读与写时,我仍停留在磕磕巴巴的靠罗马音和平假名进行读写。但是老师十分有耐心地教导我,安慰我别紧张,课后常常关心,询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进度的反馈。老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虽然大家的课本是相同的,但是互动提问时会稍加调整,向我提问时会略简单,同时在提问其他基础好的同学后会问我是否正确、如何改正等。这些细节对我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也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我们在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时,虽然同一课堂授课大纲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动提问、向学生寻求反馈时,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例如在提问新学的句式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问基础结构的“我的午饭吃了寿司”,而对于基础更好的学生,则可以问“我的午饭吃了美味的寿司,在长崎大学食堂”等。还有,在小组或者两两练习时,可以将基础略有差异的学生放在一起,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学生一起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安排也应该在对学生的性格脾气有一定了解后合理安排,可以避免摩擦冲突发生)。

课余时间,乘坐有轨电车探索长崎的大街小巷是一大乐事。大浦天主堂和哥拉巴园,见证了长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融;稻佐山山顶俯瞰长崎市,景色美不胜收;长崎港湾船只穿梭,城市灯光与大海交相辉映,让人内心平静;参观原爆资料馆与平和公园,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在这些探索中,我运用所学日语与当地人简单交流,深入了解了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让文化体验更加深刻。

日本美食同样令人难忘。街头巷尾,品尝到正宗的寿司,鲜嫩的生鱼片搭配软糯米饭,口感丰富。还有热气腾腾的拉面,浓郁汤汁令人回味无穷。

学校也安排了特色文化课程,茶道课上,学习传统礼仪,品味茶香四溢;日本料理课中,参与制作海鲜年糕味增汤,感受日本饮食文化。
在与长崎大学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我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结交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朋友。在课堂上,他们并未因我基础较差而疏远嘲笑,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在我提出小疑问时耐心解答,在我发言卡壳时及时小声提醒,课后写作业时帮我纠错等。在交流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日语水平,还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回顾这次长崎大学寒假短期访学,我在日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经验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也坚定了学习日语、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这次访学经历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更深层次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