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2 20:06:29
点击:
今天,在济南的“阳春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降临,给校园带来了别样的景象。
清晨醒来,窗外正下着小雨。我匆匆洗漱后前往图书馆。走在白玉兰路上,我发现在前一周的春风和暖阳下已经娇艳欲滴的花苞,如今在风雨中瑟瑟发抖,有的甚至已经被冻死,零落在地上。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伤感,遂作一首《虞美人·春寒叹花》:
春园初露花尖小,暖日催芽早。忽来寒霰覆枝桠,忍看娇苞将绽被霜杀。
人生恰似风中絮,聚散无常处。且留希望待明朝,料峭寒消依旧百花娇。

上午,我来到图书馆,准备处理一下课程作业与比赛材料,不久就开始大雪纷飞。透过图书馆的窗户,望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突然,苏轼的那句“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涌上心头。飞鸿在雪泥上偶然留下爪印,而后又继续前行,不知去往何方,鸿飞雪化后,谁又知道飞鸿曾经来过呢?正沉浸在这种感慨中,脑海中又浮现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那豪迈的词句,描绘出的壮阔雪景,与眼前的校园雪景相互交织,展现出的是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相比之下,我之前的伤春之情显得如此渺小。

下午时分,我走出图书馆,想要亲身感受一下这漫天大雪,回来时在图书馆门口看到几位环卫工作人员正拿着雪铲在艰难地清理着通往图书馆的道路。大雪还在不停地下,他们刚清理完的地方又很快被新雪覆盖。我走过去,向他们借了一把雪铲,加入到了清雪的队伍中。在劳动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与另一位工人清理出了一条从兴隆山校区图书馆通往实验楼的道路,严寒带来的瑟瑟发抖手脚冰凉,也被浑身上涌的热气与气血驱逐出了身体,周身充满了一种澎湃的生命力。此时,我不禁想到,为什么《诗经》写得那样好,一个原因大概是诗人们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只有当人的脚真正踩在泥土里,参与到劳动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情绪里,而应该多走进生活,亲近自然,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找到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场雪,不仅给校园带来了美丽的雪景,更让我在一天的经历中,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