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30 19:28:53
点击:
清晨五点半,闹钟划破寂静。推开窗,湛蓝的天幕上缀着几缕朝霞。我套上志愿者马甲,匆匆赶往集合点——作为即墨半程马拉松12公里处补水站的成员,这是第一次在社会性大型比赛中为选手们服务。
抵达赛场时,晨光已铺满跑道。来到补给处旁,我们将成箱的矿泉水和纸杯整齐码放。水杯一字排开,分别倒入三分之一的水。万事俱备,只等选手们的到来。
七点刚过,选手们陆续入场。随着太阳升起,温度瞬间上升,阳光灼人。参赛者或戴空顶帽、墨镜,或往手臂上涂抹防晒霜,却掩不住跃跃欲试的兴奋。八点半,发令枪响,人群如彩浪般涌出起点,欢呼声震得梧桐叶簌簌作响。
“准备!”组长的喊声让我绷直脊背。远处,第一名选手的身影逐渐清晰。他像一头猎豹飞奔而来。我迅速递出水杯,他一把抓过,空杯“啪”地落入回收箱。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一场无声的接力。
随着大部队逼近,补水站沸腾起来。“加水!快加水!”“左边再来两排杯子!”呼喊声此起彼伏。我半蹲着倒水,拧瓶盖拧得右手大拇指褪了层皮,却不敢放慢动作。令人难忘的是一位穿荧光绿跑鞋的大叔。他跑得极慢,接过水时气喘吁吁,却仍笑着竖起大拇指:“孩子们辛苦啦!”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杯水不仅是解渴,更是传递一份支撑的力量。
最触动我的是一位推婴儿车的父亲。车篷遮着薄纱,宝宝酣睡其中,他单手推车,另一只手接过水一饮而尽。“带着孩子跑?”我忍不住问。他抹了把汗,笑得灿烂:“老婆参赛,我负责后勤!”说罢继续追赶。
正午时分,最后一批选手蹒跚而来,有人几乎走不动,却坚持接过水杯,呢喃着“终于快到了”。我们高声喊着“加油”,目送他们消失在赛道尽头。
收工时,右手大拇指已红得发紫,若不是看到后面堆叠成山的空矿泉水瓶,竟不知自己已拧了这么多的水。但回想起选手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还有那句“谢谢”背后的温度……手指的疼痛荡然无存。这也许就是马拉松的意义——不是与骄阳对抗,而是让每一滴汗都折射出坚持的光芒。同时我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收获了许多感动。若再有机会,我仍愿站在这里,递一杯水,见证汗水与阳光共同写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