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队长 戴悦然

发布时间:2025/09/08 21:55:35   点击:  

晚风从窗缝钻进来时,我正低头整理桌上的一叠纸——有调研时的门票存根,有宣讲的签到表,还有几页写满修改痕迹的微团课脚本。这个暑假的种种,开始清晰起来。

好像才刚过完七月初的行前会,我拿着分工表和队员们逐一审细节,王欣丫在安全培训上演示止血包扎时,大家都凑得很近,生怕漏了一点;后来调研的日子里,我们走了好多地方——在西安事变纪念馆,盯着展柜里泛黄的电报,才真懂了“政治安全”不是课本上的字;宁夏王家团庄北堡子的土墙上,弹痕还嵌在砖缝里,队友说“这就是先辈守国土的样子”……算下来,这个暑假,我们跨了两国10省14个调研点的故事,都记在笔记本里了。

再后来就是八月的宣讲,带着调研攒下的素材,我们去了整整16个地方。在甘肃天水一中,放完“国安知识”短视频,学生们举着手抢答,有人说“原来发朋友圈也要注意网络安全”;河南新乡的托老院,我把生物安全和夏季防病结合着讲;去山东艺远公司聊经济安全时,他们拿走了我们做的“青年建议”政策简报,说能用到实际工作里——现在想起这些场景,还觉得心里暖,我们把“国家安全”从大概念,讲到了学校、社区、养老院,甚至企业的日常里。

桌上还摊着我们的原创情景剧《无声的防线》的草稿,当时为了把网络安全的案例写得真实,我们改了三版;微团课的统计截图在手机里,10节课,从国土安全到生物安全,浏览量不断增长,现在已经突破了2000次;画的那两张宣传海报,照片里贴在社区公告栏上,路过的阿姨指着“生态安全”的图问,我们站在旁边解释,阳光晒得人发烫,却觉得特别值。

现在把这些纸摞整齐,发现这个暑假没白过。不是走了多少路,而是我们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话,说给了超万人听,从西北戈壁到东南沿海,从“听别人讲”到“给别人说”,我们真的从国安的“学习者”变成了“传播者”。我现在深刻明白了,国安不是口号,是我们在学校讲的每一个案例,在社区贴的每一张海报,在养老院说的每一句防护知识……这个暑假,我不仅学了知识,更扛起了一份责任,这份收获,会跟着我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