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文学院教务老师 张洪刚

发布时间:2017/10/01 20:40:46   点击:  

10月1日 星期日 晴
  9月30日,我的拙著《梁实秋在山大》终于出版了,手捧崭崭的新书心情既激动又兴奋。
  2013年4月,山大外国语学院筹备编写院史,我有幸成了编写组的一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梁实秋——这位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渐渐地走进了我的视野。
  1930年8月,梁实秋先生应杨振声邀请加盟山大,直到1934年8月应胡适邀请执教北京大学。他在山大任职4年,任教授兼外国文学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是跨青大、山大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梁先生是山大外文系首任系主任,他是山大外国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为山大外文系的初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带着对先生的敬仰,我于2013年4月开始搜集梳理梁先生在山大的人文史料。利用节假日我多次赴山东、上海、北京等地档案馆、图书馆查找搜集资料。在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我于2014年1月开始发表有关梁实秋在山大的文章,至今,我先后在《山东大学报》、《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有关梁实秋先生的文章30余篇。
  值得庆幸的是在2014年11月,通过多方联络,我联系上了蔡文显先生的次子蔡宗周先生,并与其进行了书信联系。蔡文显是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首届学生,梁先生是其业师。他受梁先生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成长为著名学者、翻译家。2015年7月,我又赴北京采访了蔡文显先生的长子蔡宗夏先生,他通过梁实秋先生晚年送给其父的一幅手迹和一本书,讲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师生往事。
  10月28日,《山东大学报》用一整版刊发了我编写的《梁实秋与蔡文显的一段师生交往》一文,全文1万余字,这更加坚定了我创作的信心。
  为了走进梁实秋,真实反映梁实秋在山大的基本工作与生活,我购买了大量有关梁实秋先生的书籍,并不惜高价购买了梁先生在山大创作和翻译的著作,这些书籍为我研究梁实秋先生在山大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我还先后六次到青岛寻访梁先生在山大的历史足迹。来到梁先生曾经工作的山东大学旧址(今中国海洋大学),走进了他曾任职的文学馆(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馆)、图书馆和他经常找闻一多聊天的“一多楼”,还去了小鱼山、梁实秋故居和名人故居一条街……
  通过研究的深入我深深感受到梁实秋先生对于山大、青岛的学术贡献和人文价值,可以说梁先生在青岛留下了抹不掉的人文记忆。四年中,梁实秋与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陈逵、郭斌龢、赵少侯等共襄盛举,在教学和学术上卓有建树,为山大外国文学创造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为后人铸就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优秀的治学传统。
  拙著《梁实秋在山大》历经4年多的时间写成,共分四章。第一章梁实秋在山大,详细介绍了梁实秋任教山大期间的基本工作与活动。第二章山大友人,着重介绍了梁实秋与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等“酒中八仙”意气风发的旖旎往事,以及与老舍、沈从文、袁振英等友人的交往和当时山大人文生活至为感人的精神气象。第三章难忘恩师梁实秋,介绍了梁实秋与蔡文显、臧克家等学生在校园里相遇相识的亦师亦友的情缘。第四章忆念山大,节选了梁实秋《槐园梦忆》、《谈闻一多》两书中关于回忆山东大学的部分,并将梁实秋经典之作《忆青岛》、《忆青大 念一多》、《酒中八仙》等文收入其中。
  山大浓郁的历史人文深深感染着我,作为山大人我也想实实在在为山大做点事,今年正值山东大学成立116周年,特将此书作为献给山东大学116岁的生日礼物。

【作者:文学院 张洪刚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