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知来
海洋考古微专业学生 史知来
>>详细昨天,我参加了进入海洋考古微专业以来最特别的一堂课——潜水教学与体验。在青岛校区的体育馆,我第一次穿上潜水服,于碧蓝的池水中,触探到了这门学科极具魅力的一面。
泳池边,姜波老师早已笑容温和地等候着我们。他请来了业内顶尖的老师们,一套套崭新的潜水装备已为我们精心准备好。我想到自己从未接触过潜水时,一丝紧张悄然浮现。但姜老师开场的话抚平了所有不安:“潜水是件享受的事,如果让你感受不到快乐自在,那就是我们课堂的问题。”这句话,像一束暖光,照亮了今天所有的体验。
学习的快乐与自在,是贯穿始终的基调。教练老师们手把手地调整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从呼吸器的使用到面镜排水的技巧,他们从不吝啬鼓励;当我能够轻松独立游完一趟时,身旁的学长立刻竖起大拇指,那种被认可的喜悦难以言表;同学们虽相识不久,却在互相检查装备、分享水下感受时,很快建立起友谊。课上满是探索未知的兴奋与团队扶持的温暖。
快乐之余,我更体会到海洋考古的专业态度与严谨作风。课堂结束时,老师们亲自带领我们清点、冲洗、有序摆放每一件装备。“这是水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姜老师认真地说。他还告诉我们,在实际作业中,一组人下水,必须有一组人在船上应急待命。这不仅是规程,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着这个领域的重量。
这种对安全的极致重视,正源于老师们沉甸甸的责任心。泳池里学生不少,但每一位教练的目光都如海上灯塔一样扫过全场,关注着每个人的状态。这让我清晰地体悟到,水下考古绝非儿戏,安全,始终是沉在一切探索之下的基石。
最让我动容的,是姜波老师和他所代表的山大老师们对学生兴趣的充分尊重与全力托举。我深知,微专业或许只是他庞杂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也未必都会投身此行。但他几乎能叫出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关心我们的感受与想法。他请来国内顶尖的专家,只为给我们最规范的启蒙;他不断思索如何将这个“小小”的微专业做得更好。在他身上,“追求卓越”不是一句口号或目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治学态度与生活姿态。老师在用行动,托举着我们每个学生可能的未来。
一天的体验结束,心潮却久久难平。见微知著,从这堂生动的潜水课中,我亲身感受到了海洋考古前辈们的风范与山大老师的教学热忱。这不禁让我想起《礼记·学记》中的教诲:“教学相长也。” 教育的真谛,正在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就。学校设立如此精耕细作的微专业,正是对这一儒家教育理念的现实诠释。期待我们的微专业越办越好,也期待中国的海洋考古事业如长青之树,根深叶茂。
- 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参观者 王南雅 [2025/10/12 21:30:14]
- 第三届山东大学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参加者 李嘉怡 [2025/10/12 21:30:07]
- 护理院探望者 乔炳智 [2025/10/12 21:29:59]
- 东风航天城参观者 邱春歌 [2025/10/12 21:20:07]
- “悦动青春 乐跑未来”校园荧光夜跑活动参加者 李晴晴 [2025/10/12 21:15:28]
- “创客雅集”朋辈导师 刘家豪 [2025/10/12 21:14:35]
- “读书砺心志,成长拓新华”主题演讲小组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余小鹿 [2025/10/12 21:08:18]
- “跟着节气去劳动——寒露”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参与者 魏子琳 [2025/10/11 21:37:39]
- 木瓜采摘活动参与者 雷伊涵 [2025/10/11 21:20:53]
- 管理学院国家奖学金答辩者 胡艺萱 [2025/10/11 21:10:22]
- “读书砺心智,成长拓新程”主题演讲赛主持人 唐仲舒 [2025/10/11 20:40:20]
- “山大杯”跳绳比赛软件园校区选拔赛参加者 户佳玉 [2025/10/10 20:15:07]